2000年8月8日清晨,60多岁的朱水宝阿婆像往常一样去买菜,路过一片草丛时,一阵微弱的啼哭声钻进她的耳朵。
循声找去,她在草丛里的竹篓中发现了一个刚出生8天的小婴儿,孩子浑身光溜溜的,皮肤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痱子,气息微弱。
01
竹篓里还有一张纸条,写着“孩子生于7天前的8月1日”。朱阿婆心疼不已,顾不上其他,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回了家。
回到家,朱阿婆赶忙给孩子洗澡,可无论怎么洗,孩子的皮肤还是黑黝黝的。
她担心孩子身体有病,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去了医院。医生检查后告诉她,孩子很健康,只是黑人混血儿。
展开剩余78%朱阿婆有些意外,但收养孩子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,还给孩子取了个响亮的中国名字——朱军龙。
朱阿婆育有两儿一女,家庭经济并不宽裕,收养朱军龙无疑让家庭压力倍增,儿女们得知后,纷纷反对,家庭会议上争论激烈。
但朱阿婆态度坚决:“既然和咱们家有缘,就不能不管,一定要把他抚养成人。”在她的坚持下,家人最终同意,由小儿子和小儿媳作为养父母。
朱军龙的成长之路充满坎坷。
因为没有出生证,收养手续也办不下来,到了上学年龄,他因混血身份被多所学校拒之门外。
朱阿婆心急如焚,四处奔波求助,跑遍了社区、街道和民政部门。
她的坚持打动了众人,相关部门特事特办,朱军龙终于得以入学,还免除了中学阶段的所有费用,每年额外补贴300元,当地政府还为他安置了一套50平方米的小居室。
在学校里,朱军龙也曾因肤色遭到异样眼光和歧视,但在朱阿婆的鼓励下,他努力学习,积极融入集体。
课堂上,他全神贯注;课后,主动参加各种活动。
渐渐地,同学们发现这个黑皮肤男孩不仅成绩优异,还心地善良、待人真诚,大家开始主动和他交流玩耍,朱军龙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。
2014年,经过朱阿婆15年的不懈努力,朱军龙终于办下了收养证和上海户口。
这一年,朱军龙14岁,他的人生迎来了新的曙光。此后,他更加努力,2018年成功考上了上海某所大学。
02
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,朱阿婆激动得热泪盈眶,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。
入学那天,朱阿婆满心不舍,一边帮朱军龙整理行李,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他要和同学好好相处。
大学期间,朱军龙始终铭记朱阿婆的艰辛,一有空就回家陪伴老人,给朱阿婆买生活用品,带她去吃美食,教她和爷爷玩智能手机、看热门电视剧。
然而,平静的生活在2016年因拆迁泛起波澜。
朱家分到六套新房,朱阿婆按理分配,自己和老伴留一套,给朱军龙一套50平方米的小居室,其余分给两个儿子。
这一决定引发了亲生子女的强烈不满,他们认为不该给“外人”分房产,家庭矛盾就此爆发,朱阿婆与子女的关系降至冰点。
更让朱阿婆心寒的是,她原打算卖掉老屋换钱改善生活,将250万元房款转到女儿账户,却被大儿子和女儿联手挪用抵债。
朱阿婆气得发抖,想找子女理论,却遭到冷脸和推脱。
在她最无助的时候,朱军龙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:“奶奶,你们来跟我住吧,家不大,但咱们是一家人。”
他将卧室让给两位老人,自己卷着铺盖睡阳台。
如今,24年过去了,朱军龙已大学毕业。他和朱阿婆依旧住在那间50平方米的小屋里,日子过得平淡又温馨。
朱军龙努力工作,一心想让朱阿婆和爷爷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而朱阿婆的亲生子女,至今仍未归还挪用的房款,与老人的关系依旧紧张。
朱阿婆和朱军龙的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善良的力量和人性的温暖。
朱阿婆用无私的爱,给了朱军龙一个家,让他在爱与呵护中成长;朱军龙则用感恩和担当,回报了朱阿婆的养育之恩。
他们的故事,无关血缘和肤色,只关乎爱与责任,让人唏嘘感慨的同时,也让我们相信,善良终会得到回报,爱能跨越一切障碍。
发布于:山西省广盛网配资-免费配资炒股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官网-如何选择股票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